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追光丨张敏:解纷有方 履责有力 团队有为

发布时间:2025-07-28 08:40:44



    在获嘉县法院,有这样一位法官,她像一泓清泉,把司法的温度浸润到每一位当事人的心田;她如一座天平,以专业的素养守护着公平正义的底线;她似一盏明灯,用赤诚的初心照亮基层法治的前行之路。


    她就是亢村法庭员额法官张敏,一位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作为毕生追求的司法践行者。


调解优先

巧解纠纷暖民心


    “能调则调,调判结合,既要解开案件的‘法结’,更要化解当事人的‘心结’。”这是张敏法官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看来,民事案件往往系着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一纸判决或许能了断纠纷,却未必能熨平心底的褶皱。因此,她探索创新 “三阶调解工作法”,让司法温情在每个环节自然流淌。


    当被告在应诉阶段部分履行义务时,她主动搭建调解桥梁并出具调解书,既固定双方达成的意见,又减少再次诉讼的诉累;当被告全额履行时,她通过制定调解笔录促成当庭清结,既免除文书制作之繁,更从源头阻断执行隐患;面对调解僵局,她将判前释法作为破题密钥,用通俗语言拆解法律条文,让当事人明法理、知进退。


    在审理一起中介合同纠纷时,原告因出国未成而要求退还费用。两次调解未果后,张敏法官并未简单下判,而是在判前详细向双方释明法律规定和利害关系。最终,被告主动履行义务,原告也未提起上诉。这样的案例在张敏法官的办案实践中不胜枚举,她总说:“调解不成也要让当事人明明白白,这样老百姓才能满意。”


全程督促

跟踪履责显担当


    “每个案件多走一步,多打个电话,多督促几次,申请执行率就会低一些。”这是张敏法官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提升办案质效、做细实质解纷的秘诀。她深知,司法裁判不是终点,权益兑现才是闭环。因此,她将督促履行视为审判工作的有效延伸,用“多走一步、多问一句”的执着,让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


    她把督促履行内化为办案自觉,为每起判决案件定制“答疑清单”,用“拉家常”的方式解读裁判思路,消除当事人的认知盲区;对调解案件建立“履行台账”,定期回访跟踪,用持续关注倒逼主动履行。


    在审理原告赵某诉被告郑某、花某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案中,经多次调解而未能成功,依法判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但基于被告花某违反忠实义务等情形,判令被告花某承担诉讼费和保全费8000余元。判决生效后,她践行“多走一步”工作法,连续五次致电督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明理,最终促使被告花某主动履行了判决义务。


团队协作

凝心聚力创佳绩


    “独木难成林,百花方为春。”张敏法官始终坚信团队的力量。在亢村法庭,她牢固树立实质解纷的理念,全庭上下通力协作,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她推动建立“一案一联络”机制,无论当事人咨询案件进展,还是需要协调履行交接,团队成员都能第一时间响应,形成 “一人受理、全员响应”的闭环;她定期组织“案例会诊”,将自己的“三阶调解工作法”“判后答疑技巧”倾囊相授,让年轻干警快速成长;面对复杂案件,她带头啃“硬骨头”,与团队成员共同梳理证据、研判思路,让每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目前,亢村法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家定期研讨典型案例,交流办案心得,在思想碰撞中提升业务能力。这种“传帮带”的团队文化,不仅提升了业务综合素质,更“让司法为民”的理念深植于每个人心中。


    从调解中的耐心疏导,到判决后的持续跟进,再到团队里的传帮带教,张敏法官用她的专业与温情,勾勒出新时代人民法官最动人的模样……

责任编辑:L    


关闭窗口

您是第 1302587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