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矛盾本应内部协商解决,若因一时激愤将其“搬”到网络空间,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必然触碰法律红线!近日,获嘉县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小丽与小红原系姑嫂关系,小丽从事自媒体工作,系快手网店主播,流量粉丝较多。小红与丈夫因故离婚后,小丽认为嫂子小红存在过错,为发泄不满,其使用自己的快手账号进行直播,直播内容包含小红的家务事和婚姻家事等隐私信息,侵犯了小红的隐私权,造成了部分恶意评论,对小红的名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社会评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025年1月,小红将小丽诉至获嘉县法院,要求小丽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在快手直播间向小红赔礼道歉(置顶十天),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小丽应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通过其本人快手账号向小红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快手视频最少保留十日,其内容须经法院审查认可),并向小红赔偿精神损失费400元。
判决生效后,小丽仅删除了侵权视频,却拒不履行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及赔偿义务。之后,小红向获嘉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鉴于涉及网络侵权与家庭矛盾,执行干警确立了“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化解积怨” 的执行思路。
在核实侵权视频已全部删除后,执行干警立即对小丽进行约谈:首先严肃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明确告知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将面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法律后果;同时,耐心倾听其因家庭变故产生的怨气,劝导其认识到“以错制错”只会让矛盾升级,只有主动弥补过错才能平息纷争。
最终,在执行干警入情入理、刚柔并济的沟通协调下,小丽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主动在快手平台上发布了经法院审核的道歉视频,公开承认侵权事实,诚恳道歉,并支付小红精神损失费400元。至此,这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网络名誉权纠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家庭纠纷应寻求合法、理性的解决途径,切勿将私人恩怨诉诸网络暴力,否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